知行合一
Github
顺翔的生活驿站
顺翔的生活驿站
  • README
  • 生活
    • 家庭设备
      • 网关N5105设备
    • 健身
      • 新手训练完全手册
      • 新手饮食完全手册
      • 新手饮食完全手册计算器
      • 各个动作要领备忘
    • 厨艺
      • 炒蛋类
      • 炒蔬菜
      • 炒肉类
      • 饮品
  • 修行
    • 《被讨厌的勇气》
    • 《太傻天书》
      • 前言
      • 总则
      • 第一章:过去和未来的对话
        • 1-1 太傻的缘起
        • 1-2 学习的指南
        • 1-3 病毒的清理
        • 1-4 洗脑的颠倒
        • 1-5 预言的幻境
        • 1-6 世界的剧本
        • 1-7 时间的超越
      • 第二章:真实与虚幻的对话
        • 2-1 学习的误区
        • 2-2 真正的自己
        • 2-3 大脑的困境
        • 2-6 平衡的锻炼
        • 2-7 真实的眼睛
      • 正文
        • 1. 时间之书
    • 《当下的力量》
      • 导读
      • 序言
      • 前言
    • 《道德经》
      • 道经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德经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第七十三章
        • 第七十四章
        • 第七十五章
        • 第七十六章
        • 第七十七章
        • 第七十八章
        • 第七十九章
        • 第八十章
        • 第八十一章
    • 冥想
      • 冥想是什么?
      • 冥想核心技术
        • No1.感受身体
        • No2.呼吸
        • No3.标记
    • 摘录
    • 觉察日记
      • 2025年
        • 2025年03月07日觉察
        • 2025年03月12日觉察
        • 2025年03月24日觉察
        • 2025年04月01日觉察
        • 2025年04月05日觉察
        • 2025年04月11日觉察
        • 2025年04月29日觉察
        • 2025年05月04日觉察
    • 随便写写
      • 爱情是什么?
  • 心态训练
    • 认知
      • 认知的七个阶段
      • 底层逻辑
      • 配得感
      • 潜意识
        • 了解潜意识
        • 真实自我和小我
        • 注意力
        • 价值感
        • 相信
      • 搞定人
        • 吸引力第一定律:位置关系定律
        • 吸引力第二定律:比大小定律
        • 吸引力第三定律:弄不动定律
        • 自信
        • 个性魅力
      • 搞定事
        • 核心竞争力
      • 训练原理与流程
    • 外功训练
      • README
    • 内功训练
    • 案例汇总
      • 案例001:江西小伙苦追女生四年
      • 案例002:百度公司副总裁璩静事件
      • 案例003:40岁女助教和30岁男友的故事
      • 案例004:程序员的情感经历和事业晋升
      • 案例005:老景开车遇到的故事
      • 案例006:羽毛球业余选手与职业选手的差距
      • 案例007:物理学职业选手与业余选手的差距
      • 案例008:后宫-夫唯不争莫能与之争
      • 案例009:怎么让孩子学钢琴爱钢琴
      • 案例010:我做点什么能让他喜欢上我爱上我呢?
      • 案例011:训练自己吃辣椒
      • 案例012:越想赚到钱越赚不到钱,越不想赚钱越能赚到钱
      • 案例013:老景相亲胡来反而拿到结果
      • 案例014:女孩想见前男友现男友的表现
      • 案例015:百度总裁李彦宏被泼水时的反应
      • 案例018:十四句话破除女生外在高位置
      • 案例019:三个月搞定系花
      • 案例020:人生低谷男孩翻盘的故事
      • 案例022:文天祥的故事
      • 案例023:东北抗联杨靖宇的故事
      • 案例024:景老师和快递小哥有关平等的案例
      • 案例025:成年人学走路的故事
      • 案例026:郭文思事件
      • 案例027:两个面试者的表现
      • 案例028:职场上新老员工的问题
      • 案例029:闺蜜放鸽子怎么办?
      • 案例030:老师被夸赞后的两种表现
      • 案例031:被同事怀疑工作能力的两种表现
      • 案例032:皮鞋清洁剂销售的两种表现
      • 案例033:朱涛老师SAP考试认证经历
      • 案例034:学员李姐在诗歌朗诵社团被讽刺的反应
    • 问题汇总
      • 怎么和别人搞好关系?
      • 怎么追求爱情?
      • 如何跨越阶层?
      • 当有人让我们不舒服了,是他的出发点有问题,还是我们出发点有问题呢?
      • 怎么说服别人?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在GitHub上编辑
  1. 修行
  2. 《太傻天书》
  3. 第二章:真实与虚幻的对话

2-3 大脑的困境

  Taisha:从这个例子,我们要理解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层次是:大脑只是一个认识工具,和眼睛、耳朵一样,用来认识差别,并在差别中与世界互动,但是,你却用这个工具来做认知的事情,于是你就会把情感附加到这些差别上,于是你就会自己制造了分离。因为分离本身是你的大脑制造的,你的大脑自然会认为他们制造的是真实的,永远不会承认那些分离的追逐是虚幻的。   所以,我们会说:大脑没有认知能力,大脑的所有的所谓的认知,都是基于分离的投射。大脑自己认知的那些事物的好坏对错,你也许认为那些都是你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宝贵的个人财富,其实,那些只不过是一些社会和大众反复投射的集体性的催眠与洗脑的观念而已。这些洗脑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了无数的预设的观念——而这些预设观念,就是你大脑的病毒。这些大脑病毒多是在集体性的洗脑过程中的构建分离模式的思维体系,你自己的大脑就是在这分离的思维体系中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坚固的监狱。   在这个监狱里,你从来都没有真的做任何的判断和认知,你只是在不停地根据已有的预设观念进行一个不断强化你预设观念的游戏。这个游戏的本质是:你只会相信你已经相信的,你只会看到你只能看到的——这也是监狱的本质。因为你一开始就构建的是一个基于分离的虚幻的体系,于是你在这个体系中,也只会相信虚幻,你还不断地强化你的虚幻,同时,你会将所有真实的事物,阻挡在这个监狱之外。   你一直在根据预设的思维模式,做你所谓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颠倒真实和虚幻,而你自己却一直认为,你的大脑是有认知能力的,你一直是公正而客观的,并且,你可以分清虚幻和真实。

  *Jim:虽然我很同意你关于这个世界有无所不在的分离的情感因素,诸如好坏对错,是非善恶。但是,你说,大脑没有认知能力,一直分不清现实和虚幻,还说我不是公正而客观的,这个我可不同意。   我知道,人类的大脑有很多认识的误区,还有很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也确实是社会的一个问题,例如大众的盲目性,但是,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得到,并且是可以通过教育改进的,每个人也在有意识地与自己的某种情感的冲动作斗争,你不能简单地因为有一些盲目因素,就说大脑不会认知吧。要是大脑不会认知,这个社会是如何进步的呢,科技是如何发展的呢?

  Taisha:好的,看起来我们必须在深入地讲解为什么分离是你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之前,首先要解决你对你大脑的那种信赖了。就好像你说的,你一直觉得,你的大脑虽然有一些问题,有一些冲动,大部分还是理性的,也就是你说的理性,让你可以在这个世界趋利避害,在各种环境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管最后是不是正确,你的大脑至少在努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吗?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其实至今都怀疑,《太傻天书》是不是能真的帮助你,其实你知道,这个怀疑,只是你大脑的怀疑而已,但是,你还是相信你大脑的这种怀疑是吗?

  Jim:虽然你说了我大脑很多的不好,我也有某种理解,大脑确实有问题,但是,真的是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连对的错的都会完全弄反吗?我可是一直对我自己的智力有相当的信心的,我是不可能分不清对错的。   说实话,现在我对这些灵性课程呀,什么《奇迹课程》、《太傻天书》,基本也是试一试的态度,好就用,如果不好,你凭什么逼我学呀,那不是宗教迫害吗?虽然我承认有的观点确实很有启发,但是,这些真的能起作用吗? 你看,你在《太傻十日谈》中教导的核心就是怀疑这个世界嘛,你怎么可能让我平白无故就成为《太傻天书》的信徒呢?我可不想成为一个盲信者。   所以,我为什么说某些奇迹能力,什么预言呀,听到别人的思想呀,虽然你反复说不重要,是副产品,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根本没体验过的人,这却是破除怀疑,并相信这些事情是存在的重要部分呢。   你其实如果多讲讲什么前世轮回呀,表演表演隔空取物、弯曲勺子之类的事情,其实会更有利于大家的相信和学习呢。你看,现在大家想起耶稣、佛陀,首先想起的肯定不是他们的什么教导,而是耶稣治好了快死掉的病人,在水上走,佛陀的巨大的法力,能喷火发光这种事情。要是没有这些明白无误的奇迹,你想要这个世界的人随便相信什么东西,就算任何书讲得再有道理,也没用。所以,你首先要让人们相信奇迹真实存在,人们才会去做,对吗?

  Taisha:你真的觉得,你的大脑只要看到了足够多的证据就会真的相信吗? 耶稣可展示了不少的奇迹,可是人们不一样把他送上十字架了吗?   当然,你肯定不会因为一个耶稣或者佛陀的例子,就承认你的大脑是没有认知能力的。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你的大脑究竟有没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它到底是不是像你以为的那样理性,只要证据足够充分,就会相信事情。   当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小小问题,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是理性和客观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以为是的理性和客观,他们从来都不怀疑自己的大脑的建议,反而不断地怀疑那些监狱外的真实的事物,是不是真的存在。   我们首先要谈的是,你认为大脑有认知真实和虚幻的能力,只要看见真实的事物了,就会相信真实的事物的存在。就好像你刚才说的,你们认为,只有给足够的奇迹存在的外在的证明,人们就会相信奇迹是真有的,于是人们才都会去探索自我和真理,类似的过程很多,例如你为什么会觉得学历真的很重要呢?你觉得你之所以有这个观念是在外在证据下的推论,你看到无数人看起来也确实是没有学历就找不到好工作,当无数人都在拼命地争取各种各样的学历的时候,你在这些证据下建立了学历很重要的观念,于是你去和其他人一样地追逐学历。当一个人是相信他自己的大脑的认知能力的时候,你其实都是在相信,认识是由外而内的过程。   可是,《太傻天书》教导说:认识是由内而外的过程。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人们也只会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实际上不相信某个事情,就算给你看再多的事实,你其实还是不会相信。同样是那个学历的例子,你其实并不会因为你真的看到足够多的学历多么有用的证据,而是,你内在已经在外部的洗脑中建立了学历很重要的思维模式,于是,你不管看到多少学历没有作用的证据,你都会把它们忽略掉,或者认为那些根本与自己无关。如果你相信什么,就算那个是完全错误的,就算你看到再多的反面的例子,你也还是会按照你相信的去做的。   这两个观点是不相容的,人实际的真实的认识过程,到底是由外而内,还是由内而外呢?

  Jim:这很类似唯物还是唯心的讨论。我一向是唯物主义的,我的观点很清楚:你让大家看看你施展奇迹的能力,大家自然就会相信了。现在很多人不就是因为耶稣、佛陀施展过奇迹,而相信宗教的吗?   认识肯定是由外而内的,外在决定内在,我可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信唯心主义那一套。唯心主义确实可以说得通,但是,却不是事实。我可不相信什么你在大热天心静自然凉的话,还是开空调更实在。

  Taisha:似乎人们信仰耶稣、佛陀的原因是因为很多的人都信仰,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真的看到什么直接的证据而信仰的吧。不过,我们先别讨论这种争议巨大的信仰真实性的问题了,也先不要着急套上唯物或者唯心的标签啦。要是我们现在开始唯物还是唯心的辩论,辩论一下午都不会有结果的,估计读者也就直接把这本书扔了。   我们来谈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人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相信一个事物的,是不是真的像你想的因为事物本身的真实,他们自然相信。

  Jim:好吧,我最讨厌辩论哲学话题了。最好用实际的我能明白的例子说服我。我可不觉得,大脑有什么很大的问题。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心理的盲目性,进入一些误区吧,但是,我大部分时候是相当清醒的,我就不觉得我怎么可能大部分时候都像你说的,脑子一团浆糊。

  Taisha:好吧,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你怎么相信或者不相信一个事情的例子吧。你相信外星人存在吗?这个世界相信外星人存在吗?为什么有人相信外星人存在,而有人根本不相信外星人存在呢?

  Jim:干嘛一开始就用这么有争议的话题呢?嗯,我当然是不相信的。虽然我一向觉得,人类不可能孤孤单单地是宇宙的唯一地智慧生物啦。外星人应该是存在的。但是,你必须证明它的存在,才能说真的存在吧。哪些飞碟报道虽然到处都是,层出不穷,但是“该信那些,不该信哪些”,并不清除呀。很多人和我的观念相同,即你要把

上一页2-2 真正的自己下一页2-6 平衡的锻炼

最后更新于1个月前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