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经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fú)唯不争,故无尤。

笔记

视频内容从05:00开始。


水是老子讲的最多的道相,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可以见到的事物。尽管道德经中讲了很多的道相,而水这个道相是最接近道的,最特殊的道相。此外,第三十二、六十六章也讲了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孕育了生命,生命起源于海洋。在哲学中,水也作为基本的要素,印度佛教四大,地水火风;古希腊四元素说,土气水火;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无论在上面地方,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上善若水。

上善:善,擅长,善于。上,最好。

一个人如果想要做到最好,就要像水一样。是老子给修道人描述的最好的状态。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水贴近于道的原因是:

  1. 水能利益万物,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都被水所滋养。而水利益万物的时候也没有选择,也没有偏爱,雨露均沾。水也没有分别心和私信,它既愿意浇花,也愿意冲厕所。

  2. 不争。

  3. 处在众人不喜欢处的地方上:水是自然向下流的,顺着自然而动,最后汇入大海湖泊,只有低洼的地方才能成为江海湖泊。而人往高处走,因为高处有利益,就不可避免带来争。

道的品质就是:无我、利他。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拥有七德,人要向水学习:

  • 居善地:居于低洼之处,江海湖泊就是水的善地。人的善地一方面是指风水宝地、圣地,更重要的是指你的生命要有一个基点,比如追求名利财色在世间上为居善地,但是对于道来说不是,这个基点则是修行和修道。而修道悟道又可以让你于风水宝地结缘。

  • 心善渊:渊代表深沉,宁静,可以清澈见底、映照万物,这是水的共能。相对人来说,我们不要那么躁动,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宁静下来,并且让心宁静到清澈见底,心就会有映照的功能,这就是观照。我们的心因为妄念,情绪变得浑浊,所以我们要修止观。

  • 与善仁:人与人相处善于仁爱,也就是为他人服务,关怀他人,甚至是舍己为人,也是水的无我利他、善利万物的品质。

  • 言善信:说话要讲究信誉、诚信、如实,言而有信,不可说谎、吹牛、花言巧语、奉承、搬弄是非、黑白颠倒。水也是有诚信的,比如涨潮和退潮,是不变的规律。

  • 正善治:做人的管理、政治要使用有道的方式去做,也就是第三章的内容。比如浇水不可以用消防龙头浇水,而是要小水慢浇,过大会摧毁草坪,或者会让水在表层就流走。

  • 事善能:水拥有很多很多的能力,很多的作用,可以发电、水压机、水稻。人要向水学习,你要帮助众生,帮助、利他的办法是很多很多的,要有创造性。

  • 动善时:水在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形态,春天的水比较浑浊,夏天的水量变大,流动也变大了,秋天的时候水开始安静,冬天时的水会变得干净清澈。水也在不同的温度有不同的形态。人的形态也要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要灵活。比如,人的身体在春天时要动;夏天早起能量充沛,运动量很大;冬天则不能过量运动。人要知道规律,再进行相应的行动。


夫(fú)唯不争,故无尤。

因为无我利他,不争(不以自我利益为核心),所以没有烦恼麻烦了。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