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笔记
本章主要在讲道体。
道冲而用之,
冲:虚,比如《冲虚经》,也就是《列子》,冲和虚是一个意思,都是虚的意思。第四五章,大盈若冲,盈与冲相对,盈与就是充满,故冲就是虚。
虚是不存在的意思,是空的,虚无的。
道冲而用之:道是虚的,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可以用。
或不盈,
不盈:不充满,不溢出。道生万物,怎么生都无法充满,道体始终包罗万物,拥有无限包容的力量/品格。
或:也许、好像、似乎,表示不确定的语气。显示老子在语言上的使用的警觉,没有讲满口话。也是保持语言在众生能够接受的层次,也在暗喻,所有语言的表达都是不能穷尽的,所有的语言表达都是一个努力。
不盈:不虚,不尽,道体用之不尽,用之不竭。描述了道体的用是无限的。
所以一旦一个人悟道了,他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圣人对众生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容量是无限的,而普通人的度量是有限的。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渊源,源头。
渊:第二层含义,深渊,越深的水潭越黑。与下文的湛相对应。
宗:根本。
道是渊深的,是万物的源头,万物都从道中来,也立足在道这个根本上。如果我们立足在道这个根本上,就会离道越来越远。
人是从道中出生的,但因为人的主观能动、妄念,导致离道越来越远,不忠于道,不立足于道,所以会痛苦烦恼。
湛兮似或存。
湛:湛蓝、澄澈、透明。水清澈的透明。
似或存:清澈到好像不存在一样。(或存或亡,若存若亡,都表示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挫其锐,解其纷,
锐:意识的状态,代表尖锐冲突,全是因为自我。
纷:意识的状态,纷纷扰扰,全是因为分别。
人的状态就是锐和纷的,所以想要回到道(源头、立足点、根本,湛),需要挫其锐,解其纷。也就是解决自我和分别的问题,才可到达明心见性的境界。
如果有别人的锐戳到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修行,可以躲避,保护自己。
如果修行了,可以去面对,将其变为修行的道场和动力。当对方的矛戳过来的时候,觉察自己身体的抵抗,将抵抗撤除。
有足够的修为,也许可以包容对方的,是戳不到的。
和其光,同其尘。
是比挫其锐,解其纷的更高的境界,是挫锐解纷的结果,并不是手段,所以伪装是没有用的。伪装的这些人一般都被称为”聪明人“。
光:是本体本身具有的自性之光,有了这个光就拥有了智慧。
尘:尘世,外尘。悟道之后,圣人跟众生之间就是同尘的关系,跟大众一样。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道是谁之子(道不是派生的,道是源头),但是是象帝之先(道是天地的源头),道是原初,是根本。
象:万象、森罗万象,指代万物。
帝:主宰。
象帝:万物的主宰,也就是天地。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