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经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fú)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áng),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笔记
视频内容从10:00开始。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是修道方法的核心。
致是达到的含义,极代表极点,含义为达到虚的极点。而虚与实对应,众生的痛苦源自于看待这个世界所有任何的事物都过于“实”了,比如将爱情当实,将别人的辱骂当实,这个实就是我。而虚就是我就是看待我是成住坏灭,不仅是我,万事万物都是成住坏灭的。当我不存在了,我自然也不会受到伤害了,自然也没有痛苦烦恼了。
我们所处的世界一直实在运动变化的,正因为运动变化,才有了万相。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相的世界,而修道就是要看破这个相(万),而守在静(一)上。静代表一、性相的含义,而他们的本质都是性。而修道,无论是动还是静的方式,主要方式就是将心达到静定。整句含义为通过静的方式,达到静,达到一、性。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万物各安自己的性,无论是生物、还是矿物等等,他们一直在运动变化。复是回归的意思,老子在这里说,他作为一个悟道者,有一种看透事物本真、源头的能力,而万事万物最后也都会回归到本源之中。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继续描述万物并作,“并”的含义就是芸芸,芸芸是茂盛的长出来的含义。万物非常的丰茂,每一个事物各自都会回归到本源之中。比如树叶飘落又新生,一年四季循环往复。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归一曰静,回到根本就是回到一的状态,混沌的状态,这便是归根。芸芸万物,复归其根,就叫做复命。命是生命,是由上天赋予的,天命。植物复归于根,他有机会就会重新生长,重新打开一轮生命。这好像就是重复的循环的获得了生命的力量。而对于人来说,则是指需要去除外相,回归本性的含义。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如果你可以“复命”,那你就可以常 —— 道的恒久的描述。你能认知到常,也就是认识到道,你就称为“明”。如果将常降维,就可以描述为现实事物的规律。
不知常,妄作凶。
如果你不知“常”,在一般事物规律上来讲,不遵循规律就会失败。而根本的“常”是道,不悟道,你的所作皆是“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如果你知“常”,你就已经虚极了,自然就可以容纳了(心宽,大度,什么都可以接受,故也不用做选择了),故称为“容”。
公是公平、公正公道,没有偏私。如果没有偏私,自然就可以成为王,王指代自己可以完全做主自己的生命了。
天是指代宽广无比,尽管你还是一个样子,但是你已经是一个天的样子,平等无私的布施。
天乃道,也就是天法道。
道乃久,久便是常,长久的意思。
没身是全部的意思,殆是危险的意思,整句含义为,永远都不会有危险。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