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视频内容从00:17开始,约01:14结束。
谷就是山谷:
老子用谷来描述道体的相,由相来表达道体。
两座山之间水可以留下来的地方就是谷。
谷相比山而言,山是实的,谷是虚的。
山在高处,谷在低处。
下雨的时候,山谷中往往会积水,即使雨停了,山谷中通常也会有水。在帛书版中,这里写作浴,也是这个含义。有人将帛书版的浴理解为沐浴(精神上的清洗净化),这是错误的理解方式。
高处往往寒冷,而低处较为温暖,山谷因为温度以及水,往往会长满植物,生机盎然。
神:
不是只人的形象的神。
神在中国传统中,有精气神的概念。精气神相对于肉体,他是虚的,但是肉体又以来于肉体,没有精气神的肉体是死的。一个精气神很旺盛的人,他的存在是很有生机。精则是指精微。气则是指经络气,打坐时经常会感受到。而神则是指意识部分。
神可以感知世界、创造无穷尽的东西、可以进行交流、能够让我痛苦不堪,也可以解脱自在。
笼统的说,神就是灵魂。更是我们修行的核心,是观照和觉知。而它可以照到的、也可以接近的就是自性。
谷神:
不是宗教中的神,也不是泛神论中的神,也不是自性。
而是指一种类似山谷的品质,具有下、能生、包容(山上所有的东西都往下掉,他都接受)、也是通道(山谷中的水可以通到江海中)。
这些品质就是与道体相对的特点。
谷神不死:道体是永恒的,它所具有的品质也是永恒的。
玄牝:
牝雌性动物,而雄性动物叫母。而牡则代表雄性动物。
玄牝则是指代道,也是道相。雌性的特点是 生,孕育、养育、接纳、产生。
道体具有接纳、孕育、产生,不断的生的功能,生生不息,所以不死。能生本身才是不死。
从相上来讲,山谷与雌性动物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又都描述道相,来表示道体。老子在用日常的生活经验,在尽量为我们描述和比喻道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之门:阴部,生出后代的地方。
天地(生万物的地方)都是从玄牝生出来的。
天就是无数的星辰。
本体论:
什么可以被定义为“存在”?例如:物质、意识、抽象概念(如数字、正义)是否存在?
存在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是永恒不变还是流动变化的?
尽管老子用了生字,但实际上表达的是本体论,而且是究竟的。
绵绵若存:
绵:绵薄,就是薄的不可以再薄。棉花是很蓬松的,一旦压下去就跟没有一样。
道体从视觉上看,像是绵薄一样,像是不存在的一样。
用之不勤:
但是确是用之不竭的。
用:生
勤:尽
本章一直在描述道体:
使用了两个相谷神、玄牝来描述。
解释了到道体之用,生。
老子在描述这些东西,并不是仅仅为了描述,而是要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领悟到了道,我们就可以解脱生死,超越一切的烦恼和障碍,完全是自由自在。你只有靠观照,才能浸入本体。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