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经文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笔记

视频内容从25:00开始。


大,上下知有之,

大,便是道。上下是指代无论你是什么,是天地还是人,你在哪儿,你是智慧还是愚蠢,幸福还是痛苦烦恼,清醒还是糊涂,你都天然的在道之中,从道中而来,最终也会回归道之中。离开道的从来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我们的头脑和自我。头脑自我是虚妄分别而生起的,他们最终都会消失。我们是道这个大海之中的一条鱼,道拥有我们,我们是道的一部分。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尽管我们都在道之中,但是每个人对道的态度是不同的。

  • 第一种人亲近、靠近它,赞誉它。靠近道的方式,也是学习任何东西的方式,天然的接近它,与他呆在一起,比如诵读法,多实践;或者找一个老师,亲近他,恭敬他。誉也是由衷赞叹的意思。

  • 第二种人畏惧它。比如畏惧道德经的难度,或者过于敬畏。

  • 第三种人侮辱它、嘲笑它。世俗中的人基本都是这种。

而这三种都是有之,也都活在道之中。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你的信不足,是因为你本身仍然有不信。侮之的人不信,畏之的人中仍然有一部分不信。你没有完全浸入道之中,就是因为有不信。


犹兮其贵言!

犹是一种类似狐狸的,生性多疑的动物,对坏境特别的谨慎警惕。我们讲话需要犹兮其贵言,要寡言,慎言,尊重言说,如实。要警惕能说会道的人,他们的话真真假假的,无法分辨。语言是让我们活在头脑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为的形式去做事,事情就会变得很圆满,而百姓看你的所作都会感觉很自然,不会觉得你努力干活。无为境界做事情,都像没有做一样,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形式,慢慢的细微的处理。中医讲上医治未病,他总会在事情开始出现苗头的时候,就纠正事情的轨迹。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